養生網導讀:夏天天氣燥熱,濕氣、濕熱、濕邪不斷來襲,很多人就會出現肝膽濕熱的癥狀。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幾種祛肝膽濕熱的中草藥,以及肝膽濕熱的調理辦法,一起來看看吧。
祛肝膽濕熱的中草藥有哪些
1、茵陳
這是清肝利膽常用到的一種藥物,也可以幫助治療黃疸,它的利膽作用非常值得肯定,所以,如果你有清肝利膽需求,選擇茵陳也很不錯。有肝病的朋友,眼白發黃,可以用茵陳當茶喝。
2、決明子
決明子在幫助平喘、利膽和保肝方面發揮的效果很好,而且還有不錯的抗菌和消炎效果呢,在幫助清肝益腎和明目方面發揮的效果也非常好。高血脂的病人可以用決明子做茶飲,降低血脂和排出宿便。
3、金錢草
金錢草又被稱為是過路黃,它的味道有些苦有些酸,屬于涼性的中藥,在幫助利膽退黃和清熱解毒方面發揮的效果很好,尤其是治療膽結石方面的療效非常值得肯定。膽結石和腎結石的病人可以用來泡水喝。
4、蒲公英
蒲公英當中含有很多人體所需要的維生素、膳食纖維和礦物質等等成分,在幫助清心去火方面和養肝利膽方面有非常突出的效果。蒲公英當做食療,經常上火和便秘的朋友可以吃。
肝膽濕熱的調理辦法
1、適當喝涼茶
祛濕熱可以適當喝一些涼茶,但是也不能長期服用。同樣,也可以適量使用些車前草、溪黃草、淡竹葉、木棉花等藥材。
2、少吃甜食,飲食清淡
濕熱體質的人要少吃甜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可以吃些綠豆、苦瓜、冬瓜、絲瓜、鴨肉等。
3、經絡調養,肝膽濕熱可以灸這幾個穴:
曲泉穴:位于足厥陰肝經上,有清利濕熱的作用。位置:屈膝內側橫紋端,當股骨內上踝后緣,半腱肌、半膜肌止端前緣凹陷處。
豐隆穴:位于足陽明胃經上,有很好的去濕效果。位置:小腿的外側膝眼和外踝兩點連線的中點相水平,距小腿前面的骨緣外側1。5寸,即約兩指寬處。
太沖穴:位于足厥陰肝經上,可以去濕清熱。位置:足背側,第一、二跖骨結合部之前凹陷處。
以上就是關于肝膽濕熱的相關介紹,你了解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