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省也能給家人用 快來學習“醫保錢包”如何操作
12月2日,全國醫保個人賬戶跨省共濟工作正式啟動,職工醫保個人賬戶將可以跨省用于本人近親屬繳納居民醫保和報銷醫療費用。國家醫療保障局表示,計劃用一到兩年時間全面實現醫保個人賬戶跨省共濟。更好幫助跨省流動人口就業和工作據介紹,當前國家醫保局正深入推進職工醫保個人賬戶改革,加快實現個人賬戶共濟范圍三個擴
12月2日,全國醫保個人賬戶跨省共濟工作正式啟動,職工醫保個人賬戶將可以跨省用于本人近親屬繳納居民醫保和報銷醫療費用。國家醫療保障局表示,計劃用一到兩年時間全面實現醫保個人賬戶跨省共濟。更好幫助跨省流動人口就業和工作據介紹,當前國家醫保局正深入推進職工醫保個人賬戶改革,加快實現個人賬戶共濟范圍三個擴
國家醫保局醫藥管理司司長黃心宇28日表示,成立7年來,國家醫保局持續深化醫保藥品目錄管理改革,在堅持保基本的基礎上,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支持創新藥發展。11月28日,國家醫保局舉行2024年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調整新聞發布會。會上,有記者問:近年來醫保部門在支持創新藥發展方面做了
11月29日,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商務部、國家中醫藥局、國家疾控局共同印發的《獨資醫院領域擴大開放試點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正式公布。《方案》明確允許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蘇州、福州、廣州、深圳和海南全島設立外商獨資醫院(中醫類除外,不含并購公立醫院)。那么,外商獨資醫院將為群眾提供哪些醫
本報訊(記者 解麗)昨日,國家醫保局公布2024年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據介紹,目錄新增91種藥品,平均降價63%,預計2025年將為患者減負超500億元,目錄內藥品總數增至3159種。同時,國家醫保局強調,2025年1月1日新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自正式實施后,定點醫療機構應及
2024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今天公布,共新增91種藥品。同時,調出43種臨床已替代或長期未生產供應的藥品。調整后,目錄內藥品總數將增至3159種,其中西藥1765種、中成藥1394種,腫瘤、慢性病、罕見病、兒童用藥等領域的保障水平得到明顯提升。自2018年以來,國家醫保局已連續7年開展醫保藥品目錄調整
“經過7輪調整,累計有149種創新藥被納入醫保目錄。”11月28日,國家醫保局舉行2024年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調整新聞發布會,國家醫保局醫藥管理司司長黃心宇介紹說,今年醫保目錄中新增的91種藥品中,90種為5年內新上市品種,38種屬于1類化藥、1類治療用生物制品或1類和3類
本報北京11月27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劉昶榮)國家醫保局今天公布消息,2018年至2023年,醫保統籌基金累計支出超10.46萬億元,年均增速達11.6%,既為廣大人民群眾看病就醫提供了堅實保障,也為醫藥行業發展、醫藥技術進步、產業能力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持。國家醫保局組建于2018年。組建后,該
國家醫保局11月23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對已經新編制發布的17批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立項指南進行解讀。據介紹,目前已印發的17批立項指南中,合計涉及271個主項目。安寧療護、新生兒護理、AI輔助診斷等均已納入立項指南。所謂醫療服務價格項目,是指醫療機構提供診療服務的計價單元,即大家熟知的“診查費”“護理費
新華社北京11月15日電(記者徐鵬航)記者15日從國家醫保局獲悉,國家醫保局近日印發《精神治療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立項指南(試行)》,將現行精神治療類價格項目整合為10項,支持精神治療類醫療服務發展。國家醫保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立項指南綜合患者心理問題嚴重程度、實施主體、干預手段、治療目的等因素,在價格
近日,國家醫保局加快推進編制價格項目立項指南,先后發布了包括護理、綜合診查、超聲檢查和康復等多批立項指南。這些指南旨在從不同服務場景和角度出發,設立一系列“適老化”的價格項目,以鼓勵和支持醫療機構為群眾尤其是老年人提供多元化的優質醫療服務,確保他們能夠獲得安全、有效、便捷且價格合理的就醫體驗。推動
新華社北京11月12日電(記者徐鵬航)國家醫保局近日編制印發《綜合診查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立項指南(試行)》,將現行綜合診查類價格項目整合為36項,新增設立“航空醫療轉運”項目、“安寧療護”項目等,單獨設立“上門服務費”,更好促進醫療服務質量提升。這是記者12日從國家醫保局獲悉的。“立項指南積極回應社
自今年7月份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率先開通線上醫保購藥服務以來,全國多地醫保局相繼宣布支持此項服務落地。云南、青海、四川等省份已在國慶節前后開展了線上醫保購藥試點工作,多家連鎖藥店積極加入試點門店。過去,醫保個人賬戶只能用于參保人到醫保定點醫療機構或藥店線下看病購藥,患者時常要奔波于醫院、藥店之間。
本報重慶11月5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劉昶榮)今天,全國智慧醫保大賽頒獎典禮在重慶舉辦,國家醫保局相關負責人在致辭中表示,今年新生兒參保率比去年翻一番。國家醫保局在調研中發現,有些地方對孩子的名字特別重視,起名的時間可能會超過半年,這導致新生兒在原來的制度下參保困難。近年來,國家醫保局持續推進新
假藥、回流藥,不僅危害醫保基金安全,更影響廣大患者用藥安全和身體健康。國家醫保局11月2日發聲顯示,監管部門對假藥、回流藥的發現、查處能力有了重大突破。11月2日中午,國家醫保局發布公告,首次通過藥品追溯碼對假藥、回流藥“亮劍”。公告顯示,通過對各地上傳的藥品追溯碼開展分析,發現11個省份46家醫藥
新華社北京10月30日電(記者徐鵬航)國家醫保局30日公布,目前,27個省份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已發文將輔助生殖技術納入醫保報銷范圍,其余4個省份正在加快推進相關工作。輔助生殖是通過人工授精和試管嬰兒等技術,讓患不孕不育癥或有家族遺傳病的夫婦受孕并生下健康的胎兒。今年以來,多地陸續將輔助生殖相關技術納
記者24日從國家醫保局了解到,2024年醫保目錄現場談判、競價將于10月27日至30日在北京開展,預計11月份公布調整結果,新版藥品目錄將于2025年1月1日起實施。此次調整是國家醫保局成立以來的第7次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于今年7月1日正式啟動。目前經形式審查、專家評審、結果確認,共有162個通用
新華社北京10月26日電(記者徐鵬航)國家醫保局近日出臺護理類立項指南(試行)和優化調整護理價格政策通知,新設“免陪照護服務”價格項目,實行政府指導價管理,2024年底前各省份對接落實立項指南后,試點地區免陪照護服務收費將有據可依。記者26日從國家醫保局獲悉,近年來,天津、浙江、福建等地陸續開展免陪
記者昨日從國家醫保局了解到,2024年醫保目錄現場談判、競價將于10月27日至30日在北京開展,預計11月份公布調整結果,新版藥品目錄將于2025年1月1日起實施。此次調整是國家醫保局成立以來的第7次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于今年7月1日正式啟動。目前經形式審查、專家評審、結果確認,共有162個通用名
守護好百姓“救命錢”,不僅要讓監督貫穿醫保、醫療、醫藥、財務、信息等多個條線,也要更加注重發揮大數據作用,實現現場檢查和大數據結合下的“精準打擊”。不僅要進一步完善全國定點醫藥機構對照問題清單自查自糾制度,也要加大違規公開曝光力度,強化警示震懾效應。不僅要探索建立醫保支付資格管理辦法,警示醫務人員主
國家醫保局近日印發《長期護理保險護理服務機構定點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進一步明確長護服務機構定點管理的具體要求。(10月15日《新華每日電訊》)長期護理保險,被譽為社保“第六險”,主要是為被保險人在喪失日常生活能力、年老患病或身故時,側重于提供護理保障和經濟補償的保險制度安排。伴隨
新華社北京10月8日電 近日,江蘇省無錫虹橋醫院涉嫌欺詐騙保相關情況被曝光,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國家醫保局8日通報,檢查發現,該院涉嫌違法違規使用醫保基金2228.4萬元,其中以勾結中介或以免費體檢為名,拉攏誘導參保人員虛假住院,通過偽造醫學文書、虛構診療服務等,涉嫌欺詐騙取醫保基金1179.2萬元,
國家藥監局近日公布第三批藥品說明書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革試點名單,369種藥品進入說明書“大字版”“簡化版”目錄。網友紛紛轉發相關消息,稱贊這體現了關愛患者、尊重患者的持續努力。一段時間以來,部分藥品說明書字體小如米粒、密密麻麻,專業術語泛濫、英文字母夾雜,既看不清,又讀不懂,遭到廣泛詬病。說明書“放大
醫保基金監管關乎老百姓看病就醫的“錢袋子”。國家醫保局、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藥監局27日聯合公開發布《關于建立定點醫藥機構相關人員醫保支付資格管理制度的指導意見》,對醫保支付資格管理進行了明確要求。什么是醫保支付資格管理制度?將對當前醫保基金監管起到什么作用?國家醫保局召開新聞發布會,進行相關解讀。
新華社北京9月13日電(記者徐鵬航、彭韻佳)國家醫保局會同財政部13日公開發布《關于穩妥有序擴大跨省直接結算門診慢特病病種范圍的通知》,明確新增5種門診慢特病相關治療費用納入跨省直接結算范圍。根據通知,新增的門診慢特病病種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類風濕關節炎、冠心病、病毒性肝炎和強直性脊柱炎。此前,國
做優醫保“微實事”,以民生“溫度”標注群眾幸福“刻度”。9月10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國家醫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國家醫保局積極推進12項醫保領域“高效辦成一件事”重點事項,在新生兒落地即參保、醫保個人賬戶共濟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之所以把這些工作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