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醫養結合發展瓶頸
【專家視點】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是關乎億萬老年人安康福祉的時代重任,也是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3.1億人,占全國總人口的22.0%,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2.2億人,占全國總人口的15.6%。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
【專家視點】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是關乎億萬老年人安康福祉的時代重任,也是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3.1億人,占全國總人口的22.0%,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2.2億人,占全國總人口的15.6%。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
老年人如何安享晚年,不僅關乎個體福祉,更是衡量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尺。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老年人口數量和占總人口的比重持續增長。數據顯示,2023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占全國人口的比重為21.1%。人口老齡化形勢對我國以居家養老為主的養老模式帶來了挑戰,探索并構建新型養
到今年10月,廣西南寧居民劉韜(化名)的父親已經偏癱4個月了,加之他先前生病腦子有點糊涂,這段時間的看護讓全家人差點崩潰。劉韜家的情況并非孤例——失能老人往往難以獨自生活,需要長時間的人力、物力、耐心與陪伴,家人奔波照料、經濟負擔加重,“一人失能,全家失衡”成了不少家庭面臨的難題。 失能老人照
在今年的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將發展“時間銀行”互助養老模式作為市政府一項工作任務明確提出。近期,北京市民政局會同市財政局、團市委三部門共同聯合發布《北京市養老服務時間銀行實施方案(試行)》(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將于2022年6月1日起實施。該方案提出,經培訓后,年滿18周歲、身心健康的本市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昨天是一年一度的重陽佳節,也是我國第七個法定“老年節”。人口老齡化給我國帶來怎樣的影響?發展居家養老服務如何破題?中國特色的養老模式什么樣?養老話題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就此,記者專訪了全國老齡辦黨組成員、中國老齡協會副會長吳玉韶。 “危”中藏“機” 老齡化挑戰蘊含巨大破解空
我國60歲以上的老齡人口已達2.5億,每年增加8000多萬老齡人口。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養老服務需求日漸增多。實現“老有所養”,成為當前及今后迫切需要解決的社會問題。記者在多家養老機構調查發現,近年來,一方面,政府及各社會力量積極迎接“銀發”大考,推動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老年人的養老心態發生了新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