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監管科學呼喚新工具、新標準、新方法
照搬西方形成的藥物評價體系,難以體現中醫藥特點。中藥監管一直缺乏有效的標準和手段,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器官芯片等技術的發展,建立符合中醫藥特點的評價體系迎來新機遇。在4月25日—26日舉行的第781次香山科學會議上,國家藥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藥監局”)原副局長趙軍寧研究員
照搬西方形成的藥物評價體系,難以體現中醫藥特點。中藥監管一直缺乏有效的標準和手段,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器官芯片等技術的發展,建立符合中醫藥特點的評價體系迎來新機遇。在4月25日—26日舉行的第781次香山科學會議上,國家藥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藥監局”)原副局長趙軍寧研究員
新華社北京3月20日電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于提升中藥質量促進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以提升中藥質量為基礎,以科技創新為支撐,以體制機制改革為保障,形成傳承創新并重、布局
近日,由國家藥監局指導、中國健康傳媒集團主辦的國家中藥科學監管大會發布了《2021國家中藥監管藍皮書》。藍皮書顯示,2021年,我國批準上市中藥新藥12個,中藥新藥獲批數量首次突破兩位數。這些新獲批的中藥新藥覆蓋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等多個疾病領域,在研制過程中均開展了隨機、雙盲、安慰劑平行對照組、多
針對當前西安疫情防控嚴峻復雜的形勢,陜西日前要求重點加強農村聚集性活動管控,倡導進城務工人員非必要不流動,嚴防疫情向農村地區蔓延。隨著春節將至,西安疫情向農村外溢風險不斷加大。陜西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張盈安表示,當前重點是倡導在外務工人員非必要不流動、“就地過年”,鎮村不漏一人,分類落實返鄉人員防控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