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蛋白維持腦細胞連接機制揭示
美國羅格斯大學新不倫瑞克分校等機構科學家在最新一期《科學進展》雜志發表重要研究成果,首次揭示了關鍵腦蛋白cypin維持腦細胞連接的重要機制。這一發現為治療帕金森病、阿爾茨海默病等神經退行性疾病開辟了新路徑。研究團隊取得3項關鍵發現:cypin蛋白能為突觸內的蛋白添加特殊“定位標記”,就像給快遞包裹貼
美國羅格斯大學新不倫瑞克分校等機構科學家在最新一期《科學進展》雜志發表重要研究成果,首次揭示了關鍵腦蛋白cypin維持腦細胞連接的重要機制。這一發現為治療帕金森病、阿爾茨海默病等神經退行性疾病開辟了新路徑。研究團隊取得3項關鍵發現:cypin蛋白能為突觸內的蛋白添加特殊“定位標記”,就像給快遞包裹貼
記者25日從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獲悉,該中心曾木圣、鐘茜教授團隊發現了EB病毒感染細胞的“通用鑰匙”,顛覆了“EB病毒感染B細胞與上皮細胞受體截然不同”的傳統認知,為理解EB病毒感染機制和新型EB病毒高效疫苗靶標確認提供了科學依據。該研究成果近日刊發在國際期刊《自然》上。據介紹,EB病毒是一種γ-皰
“由血栓造成的血管阻塞性疾病已經成為全球致死率最高的疾病。我們在與臨床醫生交流時了解到,目前血栓的臨床治療效果并不好。雖然有專門的藥物,但其副作用大,容易造成血管出血。所以我們一直在想,能不能把藥物精準地送到血栓附近,有的放矢地給藥。”南京郵電大學教授汪聯輝近日向記者介紹了一種智能DNA溶栓納米機器
中新網上海3月25日電 (記者 陳靜)中國眼科專家致力于改善圓錐角膜的診療技術,十二年磨劍,自主研發創新,終獲納米材料上的突破:一種新型跨角膜上皮的核黃素復合納米材料面世。圓錐角膜患者的治療有了新的曙光。圓錐角膜(keratoconus)是一種會導致不規則散光和視力損害的角膜疾病,通常起病于青春期,
日前,有媒體報道,馬來西亞衛生部官員聲稱新冠病毒D614G變異毒株的傳播速度可能比一般毒株快10倍。一石激起千層浪。網友紛紛評論區表示擔心,還有人留言支招:“傳播快10倍……給孩子打這個疫苗別晚于10月……”傳播快10倍的說法靠譜嗎?D614G變異究竟會不會使得已經研發的疫苗失效?科技日報記者連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