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貿會參會人員需全程接種疫苗
2021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開幕在即。在日前召開的媒體通氣會上,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劉曉峰介紹,為做好服貿會疫情防控和醫療保障工作,服貿會執委會疫情防控和醫療保障組建立了動態風險評估機制。按照無禁忌癥者“應接盡接”的原則,所有服貿會參會人員均應全程接種疫苗,未全程接種者原則上不得參加現場活動。據
2021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開幕在即。在日前召開的媒體通氣會上,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劉曉峰介紹,為做好服貿會疫情防控和醫療保障工作,服貿會執委會疫情防控和醫療保障組建立了動態風險評估機制。按照無禁忌癥者“應接盡接”的原則,所有服貿會參會人員均應全程接種疫苗,未全程接種者原則上不得參加現場活動。據
“如果接種了新冠疫苗依然被感染,應該怎么看?”“所有的疫苗接種,沒有突破病例的疫苗是不存在的。大家熟知的乙肝疫苗、水痘疫苗、麻疹疫苗,無一例外。”8月3日,在上海市舉行的第100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新冠肺炎臨床救治專家組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用這番解答為公眾釋疑
近期,國內多地相繼發生聚集性疫情,北京市連續出現5例本土新冠肺炎感染病例。在8月1日下午的北京市新冠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徐和建通報稱,北京將提升進京管控等級,中高風險地區所在市全域人員限制進京,中高風險地區人員不得進京。北京將限制出現病例地區的人員進京,暫停來京航班、列車
7月29日晚,張家界市舉行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通報該市疫情防控有關情況。7月20日以來,張家界市先后接到大連、成都等地推送的疫情相關通知和協查函6批次。其中,大連市甘井子區3例無癥狀感染者疑似祿口機場疫情傳播鏈關聯病例,大連市1名確診患者與大連市甘井子區3例無癥狀感染者在張家界市有軌跡交叉。對此,張
中新網廣州7月12日電 (蔡敏婕 王慧)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12日發布消息稱,近日從一位84歲老人體內取出22顆、重達半斤的膀胱結石。該院泌尿外科副主任醫師李育斌提示,50歲以上男性應規律篩查,如果家族中有人曾患前列腺癌,篩查時間應提前至45歲,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廣醫三院幫扶醫療隊在廣東陸豐開
近日,以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于文強課題組為主的研究團隊發現了又一個全癌標志物,并將其應用于宮頸癌的篩查。全癌標志物可以將宮頸癌的篩查提前到高級別瘤變階段,結合臨床干預手段,做到防癌于“未癌”。其最新研究成果發表在《臨床和轉化醫學》雜志上。全癌標志物是一類存在于
世衛組織發布宮頸癌篩查新指南首推HPV-DNA檢測新華社日內瓦7月6日電 宮頸癌是一種可防可治的疾病,但全球每年仍有大量女性死于宮頸癌。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人類生殖特別規劃處6日共同發布了一份新指南,以幫助各國更好地開展宮頸癌篩查和治療,其中推薦HPV-DNA(人乳頭瘤病毒-脫氧核糖核酸)檢測作為宮
中新網上海6月22日電 (記者 陳靜)近年來,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趨勢不斷加劇,骨質疏松癥(簡稱骨松)發病率不斷攀升,由骨松導致的骨折甚至死亡增加了社會醫療負擔。記者22日獲悉,中國正積極探索城市醫療集團與基層醫院合作等創新模式,推進分級診療落地,以提高基層骨松早篩早診率,做好骨松在基層的防控。中國初
今年6月6日是第26個全國愛眼日,宣傳主題為“關注普遍的眼健康”。國家衛健委此前發布的《中國眼健康白皮書》提示,我國當下的青少年眼健康現狀不容忽視:兒童青少年近視總體發生率為53.6%,大學生近視總體發生率超90%。北京清華長庚醫院眼科主任胡運韜認為,課業壓力重、戶外運動少、過于頻繁地使用電子產品,
中新網瑪沁6月15日電 6月10日至15日,來自北京20家醫院的30余名醫療專家志愿者奔赴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參加由中央統戰部指導,中國西藏文化保護與發展協會、“同心·共鑄中國心”組委會聯合主辦的大型公益活動——2021“同心·共鑄中國心”公益篩查活動。本次活動專門針對青海果洛地區開展公益醫療幫扶
中新網北京6月6日電 今年6月6日是第26個“全國愛眼日”,主題是“關注普遍的眼健康”,并將“眼底一張照,眼病早知道”作為愛眼日的宣傳口號,呼吁全社會重視對眼底疾病的早篩早診早治。為呼吁大眾關注眼底健康,全國366家光明中心從5月28日“全國愛眼底日”起,開啟了為期一周的“愛眼底義診”活動,共為超
中新網廣州4月29日電 (蔡敏婕)近年來,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特別是慢性阻塞性肺病,成為影響人民生命健康的常見病、多發病。若早發現早治療治愈率高、治療費用低。由廣東省鐘南山醫學基金會主辦,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協辦的“善心呼吸健康萬人早篩”公益活動近日在廣州啟動。該活動計劃為10000名民眾提供免費
“肺癌、胃癌、結直腸癌、肝癌目前依然是我國發病人群較多的惡性腫瘤,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大多數患者發現時都已是中晚期,而治療中晚期癌癥花費更高,患者5年生存率更低。”在第27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之際,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主任吳靜在“中國癌癥早篩日”啟動會上如是說,她同時呼吁和強調癌癥早篩的重要性,
中新網北京4月26日電 (記者 李純)“再有效的疫苗,如果我們公眾不去接種,它也不會發揮它的作用。”在25日晚間的一場網絡科普直播中,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處擴大免疫規劃項目官員左樹巖說,“所以我倡議疫苗保護人人,我們共同參與。”世界衛生組織將每年四月的最后一周定為“世界免疫周”,今年的主題是“疫苗使
因為新冠疫情,不少市民接受了CT篩查,而正是這無心的篩查,救了很多人的命。北京胸科醫院肺癌早篩早診門診主任醫師張同梅介紹,自去年5月開始,醫院早期肺癌手術量就持續上升,2020年下半年手術量接近2019年全年的兩倍,而相當一部分病人是在新冠CT篩查中發現的。“多虧這CT檢查,幫我撿回了一條命。”家住
腫瘤防治、防癌抗癌 這些問題要注意!4月15日至21日,是第27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今年的主題是“健康中國健康家——關愛生命,科學防癌”。防治腫瘤,做好早期篩查,很關鍵。做好CT篩查 及時發現早期肺癌肺癌發病率和死亡率,位居所有惡性腫瘤的首位。早期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接近80%,而晚期肺癌的5年生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4月16日電(記者 張尼)“中國結直腸癌患者首次確診時83%已經處于中晚期。首次確診時44%已經發生肝肺等轉移。”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內鏡科主任王貴齊日前在北京透露了這樣一組數字。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內鏡科主任王貴齊解讀數據(供圖)15日,由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中國抗癌協會大腸癌
不想談癌色變?癌癥防控要早占先機◎本報記者 張佳星挨家挨戶去送禮,動員老百姓來做篩查,卻收效甚微;納入公共衛生政策,免費篩查,響應者卻也不足30%……4月15日,是第27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的第一天,也是第一個中國癌癥早篩日。在早篩日啟動會上,抗癌戰線的專家們談起呼吁公眾早篩、早查的經歷,總感覺
4月15日-21日是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社會高度關注相關話題。記者發現,宣傳周前,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回應3份與腫瘤防治尤其是篩查相關的省政協委員提案,披露目前廣東正積極研究適齡女性HPV疫苗免費接種、建議重點考慮將七大癌種篩查納入體檢醫保支付范圍等重要信息。多份提案關注“癌癥早篩”今年1月,廣東省政協
因為新冠疫情,不少市民接受了CT篩查,而正是這項篩查,救了很多人的命。北京胸科醫院肺癌早篩早診門診主任醫師張同梅介紹,自去年5月開始,醫院早期肺癌手術量就持續上升,2020年下半年手術量接近2019年全年的兩倍,相當一部分病人是在新冠CT篩查中發現的。“多虧這CT檢查,幫我撿回了一條命。”家住通州的
中新網重慶4月13日電 (韓璐 王雪宇)4月15日至21日是第27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13日,重慶啟動第二十七屆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系列活動。當日,重慶市癌癥中心、重慶市腫瘤防治辦公室和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還聯合發布了《重慶市居民常見惡性腫瘤篩查和預防指南(2021版)》(以下簡稱《指南2021版》
預防宮頸癌 已注射疫苗也要定期篩查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周潔瑩 通訊員李曉姍、蔣冰陽)據國家癌癥中心統計,我國2015年全年新發子宮頸癌病例為11.1萬,死亡病例為3.4萬。居高的數據,讓許多女性談之色變。那么,究竟該怎么預防呢?在南方醫院的婦女健康義診活動現場,南方醫院婦產科主任陳春林教授受訪時
中新網無錫3月18日電 (記者 孫權)3月18日,是“全國愛肝日”。當天,無錫市第五人民醫院(簡稱“無錫五院”)開展“科學篩查、保護肝臟”全民科普大型公益義診活動,推出“線上直播科普+線下義診咨詢+免費肝癌早篩”的創新科普組合拳,全方位幫助市民、患者呵護“心肝寶貝”。無錫五院是蘇南地區成立最早、無錫
中新網上海3月13日電 (記者 陳靜)中國縣域人口龐大,實現“健康中國2030”,縣域人民的健康和醫療服務成為不可忽視的重要一環。“早篩早診一小步 健康中國一大步”3·13篩查周13日在中國百縣同步啟動。篩查周由國家衛生健康委能力建設和繼續教育中心主辦,得到中國紅十字基金會、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等
中新網上海3月10日電 (記者 陳靜)糖尿病是嚴重影響中國民眾健康的公共問題之一,糖尿病并發癥帶來的危害,也影響勞動力質量水平。記者10日獲悉,中國醫院協會副會長方來英,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候任主委、北京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郭立新,中國疾控中心慢病中心主任助理、綜合辦公室主任蔣煒等專家共同呼吁:建立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