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老虎”來了,如何順時養生
8月22日是秋季第二個節氣處暑。處暑后,白天暑熱盛行,晝夜溫差逐漸增大,人們容易出現皮膚、口鼻干燥等不適。公眾應如何保持衛生習慣、提高免疫力?國家衛生健康委21日舉行“時令節氣與健康”系列新聞發布會,邀請專家就此解答。 “面對秋燥,潤燥養陰是最基本的方法和原則,在飲食上應多吃百合、銀耳、蓮子以及各
8月22日是秋季第二個節氣處暑。處暑后,白天暑熱盛行,晝夜溫差逐漸增大,人們容易出現皮膚、口鼻干燥等不適。公眾應如何保持衛生習慣、提高免疫力?國家衛生健康委21日舉行“時令節氣與健康”系列新聞發布會,邀請專家就此解答。 “面對秋燥,潤燥養陰是最基本的方法和原則,在飲食上應多吃百合、銀耳、蓮子以及各
2024年8月7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立秋。國家衛生健康委6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時令節氣與健康有關情況。 立秋時節,氣溫逐漸轉涼,但“秋老虎”威力不減,如何科學應對季節交替帶來的健康挑戰,尤其是呼吸道疾病的發生?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王麗萍指出,夏秋交替,人體的呼吸系統最易受到
暑假期間,家長應如何引導孩子科學用眼?暑假期間家長要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科學的用眼方法,這是預防近視最重要的手段。第一,增加戶外活動。青少年戶外活動平均每天應至少保持3小時。第二,減少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暑假期間孩子們有作業需要完成,為了預防近視,近距離用眼要遵循“20-20-20”口訣,即每
中新網6月21日電 國家衛生健康委21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時令節氣與健康有關情況。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職業安全衛生研究中心主任樊晶光指出,每年到了高溫酷暑季節,外賣小哥、環衛工人這些室外露天作業的勞動者,都是國家衛健委關注的對象。夏季開展室外露天作業,還有一些室外活動,需要關注以下幾個問題:一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