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食用油由不同的脂肪酸構成,因此,有專家提出,“吃油不超量,品種勤更換”的原則,建議不同種類的油換著吃。對于高血脂病人,在控制每日食用油量的前提下,可以以富含單不飽和脂肪酸的油為主,其他油為輔。

錯吃:傷害更大
專家指出,國人吃油的習慣目前有三個大的問題:第一是ω-3脂肪酸(α-亞麻酸)嚴重缺失(該物質多存在于紫蘇籽、亞麻籽、沙棘和深海魚類中);第二是ω-6脂肪酸嚴重超標(該物質常見于谷類種子油、堅果油和動物脂肪中)。由于這兩類脂肪酸人體不能合成,因此有與無、多與少、平衡與否,對人體健康至關重要;第三是因大量食用加工食品導致的反式脂肪酸攝入過量。
【對策】如何正確食用脂肪
針對這樣的情況,有關專家提出了正確食用脂肪的建議。第一,補充ω-3脂肪酸(α-亞麻酸)。目前市場上常見的油,如花生油、調和油、豆油、玉米油、葵花子油、橄欖油、茶籽油,ω-3脂肪酸含量都很少或不含。第二,食用ω-3與ω-6脂肪酸比例為1:4的油(如壓榨橄欖油、菜籽油)。第三,食用壓榨工藝為主的油。
多吃:各種疾病找上門

中國營養協會的資料顯示,中國人日均攝入油脂量超過推薦標準的120%,北京、天津等大城市每天人均攝入油脂近80克,超過健康標準25克的三倍還多。因油脂過量攝入而導致的肥胖病、心腦血管疾病和人們攝入的油脂量成正比增長。吃油太多還會誘發膽囊炎、胰腺炎等疾患,有近90%的缺血性心臟病和食用油飲食不當有關。吃進胃里的油脂過多,膽汁也會相應增加分泌。當高脂肪、低纖維的食物進入結腸后,結腸中的一些有害菌可將其中的膽汁分解轉化為某種致癌物,從而增加患結腸癌的機會。另外,女性體內雌激素水平高,罹患乳腺癌的幾率就高。油脂吃得過多易致肥胖,而肥胖的婦女體內雌性激素的水平普遍較體瘦婦女高。
【對策】怎樣少吃油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每個成年人一天攝入的食用油量應在25克左右。保持這個量,一方面不會有過多的脂肪攝入,另一方面保證了人體對脂肪酸的基本需求。25克油的直觀概念就是白瓷小湯勺大約兩勺半。如何做到少吃油,大家不妨做到以下幾點:

1、加強營養保健知識的宣傳,讓人人都了解吃油過多會給人體健康帶來的危害,使人們在思想意識上對“油大”產生戒備與厭惡;
2、改善烹飪工具,如使用不粘鍋、微波爐,這樣可少用一些潤鍋油,從而減少用油量;
3、改變烹任方法,少用油炸、油爆、油炒、油煎,多用清蒸、涼拌、水煮、入涮;
4、學會油量計量:1茶匙油大約15克,每人每天不得超過2茶匙(30克);
5、從月食用總量上加以控制,3口之家,5升量的一桶油至少要食用兩個月;
6、少到餐館飯店用餐,因為餐館飯店的飯菜大都油大。另外,洋快餐、餅干等也要少吃。
吃油誤區知多少
●膽固醇是吃進去的
實際上,75%的血膽固醇是由肝代謝后產生的,而剩下的25%才是來自于食物。也就是說,70%以上的膽固醇都是人體自身合成的。如果吃得太素,反而會“刺激”身體合成更多的膽固醇。
●多吃植物油
不會危害健康
確實,動物脂肪富含膽固醇,多吃不利于控制血壓血脂,但植物油也是油,它的熱量和等量的動物脂肪一樣高,一樣可造成血脂血壓體重的異常。植物油雖在品質上優于動物油,可并非多多益善。比如說,100克花生油的熱量就高達800千卡,一個成年女性一天也只需要2000千卡左右的熱量,這只要吃兩小碗四川辣油火鍋的油調料,甚至不用吃任何食物,熱量就完全超標。專家提供的營養學律條是,食用油提供的熱量不能超過食物總熱量的30%。
●油冒煙了再炒菜
很多人炒菜時喜歡用高溫爆炒,習慣于等到鍋里的油冒煙了才炒菜,這種做法是不科學的。高溫油不但會破壞食物的營養成分,還會產生一些過氧化物和致癌物質。烹飪不得當,再好的油也會變“壞”。建議先把鍋燒熱,再倒油,這時就可以炒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