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9月3日電 (記者 陳靜)中國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和死亡率不斷上升,控制并管理好血脂異常是心血管疾病防控中的重要一環。記者3日獲悉,小干擾核酸(siRNA)療法或將引領常見慢性疾病的治療與管理進入一個新的治療時代。
出席“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醫療服務領域心血管防治創新論壇”的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霍勇教授3日表示,找到一種安全、有效、依從性高的降脂藥物,一直是相關患者所面臨的難題。這也對企業藥物研發與創新提出更高要求。
事實上,現有的他汀類療法雖在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方面效果顯著,但中國人群使用大劑量他汀相較其他族群更容易出現藥物導致的肌病及肝酶上升的風險。因此,大部分國人僅可接受中等劑量他汀治療,且由于治療依從性差,進一步導致他汀治療達標率低。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袁祖貽教授當日接受采訪時表示,以小干擾核酸(siRNA)療法中的藥物Inclisiran為例,在首次及第三個月初始治療后,每年只需注射兩次的給藥方案, 大大提高治療率及依從性,也必將在改善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治療結局方面產生積極影響。
霍勇教授表示,目前藥物治療與科學管理仍是控制諸如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的核心,從而有效預防遠期腦卒中、猝死等心血管事件的發生。他表示:“在心血管疾病防治領域,多年來我們一直在探索適合中國特色的心血管疾病防治體系。胸痛中心、心衰中心、高血壓達標中心等專業中心不斷建立、完善與拓展?!敝袊€注重將心血管疾病的預防、治療、康復形成閉環,構建區域急救、慢病和健康三個體系一張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