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網北京3月11日電(記者孫博洋) 3月11日,由人民網·人民健康主辦的2019年全國兩會“健康中國人”系列圓桌論壇在京舉行。在主題為“推動醫藥創新 服務人民健康”的圓桌論壇上,深圳市長卿醫學研究院副院長王濱燕表示,滿足百姓需要是醫藥創新的初心,建立創新體系和創新制度也十分重要。
談到創新藥從科學立項到臨床應用需要經歷的漫長過程,王濱燕表示深有體會。王濱燕強調,新藥所謂的新,從技術上講,就是要回答最基礎的疾病病因的問題,回答藥物的作用的靶點的問題,回答國民重大疾病早期預防和治療的問題,創新就要從源頭做起。
王濱燕認為,之所以要推動新藥創新,首先是滿足老百姓的需要,患者的需要,這是創新藥的初心,也是最終的目的。其次,從源頭上開始創新,是增強核心競爭力的舉措,這樣才能不被別人輕易替代,根深葉茂才能構建創新更加能動地更強有力地引領社會進步的貢獻力。
王濱燕提出,創新是一個復雜的體系,而每一個單項創新的過程都是建立這個體系的一部分,體系建立和形成又會反作用于單項創新,為單項創新加速和升級。國際重磅創新藥物都是從單項創新起步,上市后迅速在臨床廣泛應用而提出新的臨床問題,進行一個又一個大型上市后臨床研究,進而不斷創新和拓展其臨床價值,惠及更廣大的患者人群。
“就比如,我國通過國家重大新藥創制專項科技計劃,發揮復方藥物在慢病防治‘窗口前移’、防治服務‘重心下沉’、多重高危因素‘重點干預’依從性好的優勢,不僅創制出了國家一類復方新藥,從H型高血壓入手,防治結合,更有效破解了威脅老百姓生命和生活質量第一位重大疾病“中風”的預防問題,控制中風的危險因素降低其風險,防患于未然。在創新過程中,不僅深化和豐富了對中風、高血壓及相關疾病的發病和防病的知識、技術、規范、標準和防治指南,還建立了這類復方新藥的研發創新體系,我們沿用了這個體系,推動了從H型高血壓入手預防中風的第二個國家一類新藥的創制。”
王濱燕表示,同期發展的國家大背景,是國家重大醫藥科技立項、新藥注冊審評和上市后醫藥保障制度的一路創新和提速,加快了持續創新的力度和速度。創新驅動發展體現的是一個多方面綜合實力,尤其是國家的各級醫藥創新保障制度是實現醫藥創新對行業和社會進步的加速器。
王濱燕還表示,支持和鼓勵創新藥的社會氛圍和輿論環境很重要,一個寬松的,嚴肅而有建設性的氛圍對創新醫藥事業健康成長至關重要。